食物掉地5秒內還可以吃? 專家曝:淹水、沾海水的蔬果竟有這些物質

減少食物浪費是對地球永續有助益的事,尤其台灣人生性節儉,貌似完好的食物實在不容易狠下心丟掉。但專家表示,在做抉擇的同時也應以食安與衛生為前提,否則就可能因為吃下被污染的食物而失去健康。

食品與消費業界專家韋恩在部落格《韋恩的食農生活》表示,民眾對剩食問題固然關心,但是又有存有許多食安上的盲點。在此,他提出4個大家應該注意的迷思:

示意圖/Unsplash / Via  https://unsplash.com/photos/52jRtc2S_VE

1. 蔬果發黴部分切掉就好

韋恩提醒,疑似腐敗的食物最好的處理方法,不是把爛掉的地方切掉就好,而是要整個丟棄。因為造成腐敗的病菌尤其是黴菌,在蔬果表面出現時,即表示還有許多看不見的菌絲可能已經遍佈蔬果內部,只切掉壞掉的部分並不代表把內部的菌絲也切乾淨,若吃下太多黴菌可能會造成黴菌性腸胃炎;另外更值得大家擔憂的是,黴菌毒素如黃麴毒素等還會造成致癌(如肝癌)的風險。

2. 落果撿起來還可以吃

除非進行完整的安全檢測,否則掉到地面的落果,即使依照良好的食品規範、加工,都不建議採用。因為落果有3種肉眼看不到的風險,包括酵素分解、微生物污染、與化學物質污染。

酵素分解:落果掉在地上會受到撞擊,可能造成表面瘀傷或果子內部受傷,造成少數細胞細胞壁破裂,造成細胞內部的酵素開始啟動反應。果實外面可能看不見異樣,但內部已經開始分解或腐爛,若外部有瘀傷,也將會是微生物入侵蔬果內部的絕佳入口。

微生物污染土地是微生物的家,落果掉到土地上就可能沾了很多細菌、酵母菌、黴菌,這些微生物不僅會造成腐敗,還可能產生看不見的毒素,像是常見於受傷水果中的「棒麴霉素」(Patulin),可引發急性、毒性症狀如腸胃道充血、出血與潰瘍;甚至導致長期毒性如肝、腎臟毒性、基因毒性及致畸胎性等作用。

根據動物實驗數據顯示,不到1毫克的黃麴毒素就可能導致肝癌或其他癌症;1毫克相僅等於23粒鹽粒,所以不可不慎。

化學物質污染:蔬果農場地面有較高濃度的農藥、除草劑、及其他物質,因此落果沾到後有可能撿起來也不能完全洗淨。

3. 淹水後的蔬果洗乾淨就好

每當颱風季節時一些地方不慎淹水,蔬果就跟著泡水,韋恩建議水退後最好不要將這些蔬果晾乾再吃,因為積水很髒,不僅帶有砂土、還帶有被大水沖刷來的各種不明物質,可能包含隔壁農場的雞屎、農藥、隔壁鐵工廠漏出來的電鍍液、重金屬、機油等等,這些肉眼看不清的物質肉未必洗得掉,建議還是不要冒險。

曾有媒體報導廣西一艘滿載榴槤的船隻翻覆,以致海邊漂滿了榴槤,附近村民紛紛出動打撈榴槤回家大快朵頤。不料到了晚上大部分村民出現腹痛、食物中毒被緊急送到醫院急救,確實的原因還有待調查,不過這批榴槤畢竟接觸了海水,因此韋恩認為,榴槤受到病菌污染絕對是最可疑的原因之一。

4. 掉到地上的食物,5秒內撿起來還可以吃

很多人可能聽過5秒定律,就是說東西掉到地上5秒內細菌來不及沾上,所以還可以拿來吃,不過科學家已實驗證明這個迷思是錯的。

韋恩解釋,東西掉到地上到底會汙染多少細菌,與東西的表面黏不黏、水分含量、平不平整、地面的表面光滑度及乾淨度、所接觸時間和撞擊力道有關,因此不能單以「5秒」為標準;比如一塊蘇打餅乾掉在客廳地面上,與一片西瓜掉在電梯地面上被汙染的程度,肯定不一樣,建議大家不要冒險。

另外韋恩也提到,近來因為防疫和其他消毒用途的關係,地面與桌面上可能都會殘留許多消毒劑、殺蟲劑,因此冒險之前應考慮會不會影響肝、腎這些主管解毒代謝的器官。韋恩表示,在談環保之同時也確保人體的健康安全,這樣才是雙贏。

 

本文經 部落格《韋恩的食農生活》授權報導

© 2016-2024 Links Technolog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
Pollster Technology Marketing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
每日健康 Health 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