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躺一天,壽命少一天』 《健康2.0》教你「養肌防老」的健康法寶

        走路爬樓梯,腳容易沒力,許多人會懷疑是關節出問題,其實是肌肉在作祟。「肌少症」是人體肌肉比例過低的俗稱,好發在缺乏運動的族群和年紀較大的長輩上。由鄭凱云主持的TVBS《健康2.0》,邀請博仁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康志森副院長、基隆長庚外科副教授江坤俊醫師、整形外科醫師林靜芸、營養師許瓊月、體適能教練陳少偉以及國宴御廚雷議宗,在節目上分享「養肌防老」的秘訣,解決民眾「這裡痠、那裡痛」的症頭。

陳少偉回憶指導學員的過程,發現許多民眾一旦在運動過程中感受到四肢力量不夠或痠痛時,就會直覺是「關節」出了問題,但許多情況透過肌肉的訓練就可以改善。江坤俊補充,人體的肌肉流失10%,免疫力會下降;流失20%,傷口恢復能力較差;流失30%,肺炎和褥瘡風險增加;流失40%,則有增加死亡率的風險。康志森副院長指出:「小腿的肌肉靠血管提供營養,心臟打出去的血要靠腳的末梢打回來。而下半身沒有肌力收縮能力差,回到心臟的血少,再打出去量就更少,心血管遲早出問題。因此肌肉量的維持,與健康狀況息息相關,民眾不可不慎。」

圖/TVBS《健康2.0》 / Via  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VBS56.health/

營養師許瓊月也說,肌肉會把關節包覆起來,因此肌肉減少,相對地肢體活動時,就更容易造成關節的磨耗。許多人覺得雙腿的小腿腹太大,長得像蘿蔔,會到整形外科求診切除部分小腿肌。整形外科醫師林靜芸強調,「年輕人必須先以鍛鍊肌肉纖維為主,注射肉毒桿菌勉強會有雕塑效果,但要切除腿上的肌肉,就完全不建議。」一般人隨著年紀增長,每年大約減少1%的肌肉量,過了中年之後,其實蘿蔔腿就會漸漸消失,透過整形外科切除肌肉,可能適得其反。

圖/TVBS《健康2.0》 / Via  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VBS56.health/

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們分享許多案例,很多長輩雖然患有慢性疾病,但最後致命的原因都是「缺乏運動的肌少症」導致身體虛弱、行動力緩慢,最後都因為跌倒後產生的併發症辭世。鄭凱云與專家們在節目上將教導民眾如何透過簡單的自我檢測,判斷自己是不是屬於肌肉較少的「泡芙族」。此外,節目中也分享「養肌妙招」,要讓觀眾們使用簡易的肌耐力訓練,擁有健康長壽的本錢。

 

請鎖定TVBS 56頻道
每周六、日晚間9點《健康2.0

© 2016-2024 Links Technolog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
Pollster Technology Marketing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
每日健康 Health 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