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眼症常見4大症狀你有嗎? 口罩佩戴不正確也會導致

【NOW健康 陳如頤/台北報導】疫情期間幾乎口罩不離身,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眼科主任鄭惠川表示,長時間佩戴口罩,如方式不對,口罩無法貼合鼻樑,呼吸氣流會向上流動通過眼球表面,增加淚液的蒸發,無形中增加了乾眼症風險。最近幾個月眼科門診發現,乾眼症患者明顯增加,提醒民眾「口罩可不能隨便戴」。


「角膜是眼睛的第一道防線」鄭惠川說,角膜前方有淚液分布,淚液由外而內共3層,分別是脂肪層、水層和黏液層,主要維持眼睛濕潤,如其中一層分泌不足或不穩定,淚液滲透壓變高,就會造成角膜破皮或發炎,導致「乾澀、異物感、灼熱感、畏光」等症狀。


鄭惠川指出,乾眼症不只是症狀,而是一種需治療的疾病,但許多患者自行點眼藥水、人工淚液,但只能治標,無法治本,如果病情已到中度、重度,長期忽視,並未就醫,還可能引發角膜病變,視力受損。


▲乾眼症常見症狀vs.高風險族群。(圖/鄭惠川醫師提供)


鄭惠川提醒,民眾眼睛如出現「乾澀、異物感、灼熱感、畏光」等症狀,應盡速就醫。平常則建議使用人工淚液、用眼過程適度休息、避免長時間使用隱形眼鏡、均衡飲食、多補充維生素A,藉此改善乾眼不適。


基隆長庚眼科教授孫啟欽進一步說明,淚膜是眼球表面上含有水分、脂質、黏蛋白與抗菌成分的薄膜,只要維持其生理平衡,可有效減輕乾眼症狀,避免角膜傷害。


臨床顯示,乾眼症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,但最近國內研究顯示,乾眼症有年輕化趨勢,研判與3C產品使用量有關,且未成年乾眼症患者的角膜損傷風險較老年患者高出6.66倍。


林口長庚研究團隊分析1997至2013年台灣健保資料庫中乾眼症患者,國內乾眼整體盛行率為7.85%,約有180萬患者,且年紀愈大,乾眼症比例越高。


但近年來3C產品使用量增加,加上防疫生活型態改變,使得乾眼症年齡層下修,該項研究發現,18歲以下的乾眼症患者出現角膜損傷風險,較老年患者還要高。


治療上,輕度乾眼症患者可以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,以及搭配熱敷、按摩來緩解不適。如為中度,則必須使用抗發炎藥物、自體血清治療、淚管塞等方法,來舒緩症狀。到了重症,則可考慮局部免疫抑制劑或手術,避免視力損害。


更多NOW健康報導
▸口咽癌與頭頸癌正取代子宮頸癌 成最常見HPV相關癌症
▸「累、喘、腫」只是老化? 心臟衰竭9成無法及早確診

就❤NOW健康:社群 │ 影音 │ 官網
嚴選推薦:【訂閱】NOW健康 | 頻道 | LINE TODAY

© 2016-2024 Links Technolog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
Pollster Technology Marketing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
每日健康 Health 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